原标题:从旅交会看旅游产业供给侧之变
新华社上海11月16日电 201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16日在上海开幕。自1998年创办以来,旅交会走过了20个年头,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专业旅游展会之一,见证着旅游带给人们诗意、远方的同时,折射出中国旅游产业之变。
旅游市场不断扩容
本届旅交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展位总数2245个,总展出面积5.75万平方米。其中,国内展位数1542个,占展位总数的69%,海外展位数703个,占展位总数的31%。
值得一提的是,107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展,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南太平洋旅游组织、亚太旅游组织、欧洲旅游委员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家、跨地区旅游组织均积极参展。而在1998年旅交会初创时,仅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蓬勃发展的入境游、出境游市场是境外参展商积极参展的原因。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旅游的外国人达1482万人次,同比增长4.0%。同期,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71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
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英国、澳大利亚、尼泊尔等推广其特色旅游,美联航、阿提哈德航空等亮相服务贸易展区。
此间业内人士指出,紧随其后的本届旅交会将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各国在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
从创汇产业到经济新动能
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回忆,1998年旅交会首创于上海时,中国内地还没有自主品牌的国际性旅游展会。旅交会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旅游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旅游业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办展初衷之一也是让更多境外客商了解中国旅游资源。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展会发展为中外旅游业界交流的大平台。”她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
近年来,旅游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全域旅游、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尤其体现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一内涵。
本届旅交会推出全域旅游展区和红色旅游展区等,多地以丰富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及特色文旅推广活动集中亮相,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评价,旅游还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2017年全国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17.5%。旅交会上亦有多个旅游目的地展现当地绿水青山的魅力。
幸福产业正蓬勃发展
自1978年至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22.8倍和18倍。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旅游从曾经的“奢侈品”转变为人民日常“生活元素”。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继续快速增长,其中全国居民景点门票支出增长9.0%。
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正蓬勃发展。作为中国旅游产业风向标的旅交会,在展区和论坛议题的设置上,也随着国内居民需求不断变化。例如,为满足中国游客不断增加的对康养休闲的需求,今年旅交会首次开辟出健康旅游展区,并配有健康旅游论坛。
这是中国通过旅游供给侧改革,满足人们消费升级需求的缩影。
今年国内众多景区宣布下调门票价格,有助于降低居民旅游成本。上海等旅游目的地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及旅游厕所升级改建、历史建筑在线导览等旅游公共服务,方便游客自助旅游。今年以来,仅在上海就新增或升级了多项旅游精品项目,11月16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正式开园,这一全新的主题乐园也在旅交会上亮相。
华东师范大学16日发布报告称,今年全国36座重点城市的休闲化水平持续稳步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楼嘉军说,未来,我国将有更多城市增加以“处处是景、时时宜游”为特征的旅游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陈爱平 黄扬 胡浩)
责编:张禄
赞
踩
路过